普通本科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

发布时间:2018-01-30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           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,培养高级IT工程师



学习形式: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入校前一年,在文理基础学院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。之后进入专业学院学习专业核心课程。学习期间实行学分学绩制管理,学生可根据本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,结合自己的兴趣、爱好、特长,自由选择课程、教师、授课时间、学习年限,提前修满学分和学绩者可以提前毕业。学分学绩制充分调动了老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充分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。学生经过在文理基础学院的学习,深入了解专业情况后,可于第一学期末、第二学期末根据专业学习情况调整专业。


考核方式:

在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,均需进行两次考核,分为卷一和卷二。卷一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根据题库组织命题工作,命题突出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学生通过卷一考试即可取得该课程规定的相应学分;卷二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,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,题目注重实践性、应用性,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。此外,卷二成绩还包括学生日常表现、平时成绩、单元测验成绩、期中考试成绩、实践课程成绩等组成,卷二成绩决定学生的学绩分数。这种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,在优势课程上取得较高学绩,来补充劣势课程的不足,实现优劣势互补,突出个性化培养。


培养目标:
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等方面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,系统地、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,能够胜任基于网络的嵌入式系统开发,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及相关行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。


培养要求:
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,通过实践训练,学生具有从事软件服务外包工作和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 1. 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,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健康体魄,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、优良的品德与职业道德,具有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; 2.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; 3. 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,了解相应的管理学知识; 4. 具有从事软件服务外包、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,并有一定的工程意识; 5. 了解与计算机和软件开发有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和开发规范; 6. 培养终身学习意识,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,以及本地区软件服务外包、嵌入式系统、手机应用开发企业的发展状况; 7. 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; 8.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、表达能力、独立工作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。


主干课程:

电路原理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逻辑、数字分析、计算机原理、微型计算机技术、计算机系统结构、计算机网络、高级语言、汇编语言、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编译原理、系统分析与控制、信号处理原理、通信原理概论


专业特色: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构建了以“实用型 、复合型”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,课程体系:(1)课程新颖,符合IT人才需求的主流要求;(2)培养方向明确,课程设置合理;(3)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。 在突出实践能力方面首先是加强双师型(教学型、工程型)师资的培养,使教师既能担任专业理论课的教学,又能担任项目实训、项目开发的教学,使学生能够在“做中学”获得工程项目的开发经验与技能;其次是加强实验室建设,提供项目开发实训场所;最后鼓励学生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、软件设计师资格与水平考试,本专业学生须取得以下至少一项资格证书: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以上合格证、通过全国ITAT大赛复赛、计算机水平考试中级以上等。


就业去向:

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、开发、应用和维护,计算机软件、硬件的营销、计算机教育和培训,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、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设计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、多媒体系统设计、网站规划和设计等所有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工作岗位。